忘記憂愁的地方

內容簡介:
台客說:灰機為什麼會灰?不是因為引擎,是因為有了夢想。

導演說:阿里山為什麼會美,是因為山裡有個祕密,你永遠尋不到答案。

「我們在冬天遇見颱風,春天碰到下雪,夏天經歷了幾場霧,我們在秋天不斷淋雨……」兩位作者在跟我們分享阿里山旅行時,說出這一段非常詩意的話。

繼《到不了的地方,就用食物吧!》,台客與導演延續兩人的阿里山深度探索。他們從2004年11月到2005年9月為止,經歷了阿里山不同往年的四季,李鼎說:第一次日出會寂寞,第二次開始不快樂……我不知道如何忘記憂愁,我只知道在山裡等待。

森林變化很大,陽光會跑,光跑到身上就像按摩一樣舒服,兩個很快的人,反應很快,與人快熟,到了山裡,卻很挫折,一切都慢下來了,於是台客說:任何事,都需要時間的醞釀,茶也是,食物也是,人更是。

這次的旅行,原本只是單純的阿里山之行,但是到後來差點成為台客與導演的阿里山分手旅行,為了塔山,為了靈魂,更為了導演事事求好的行事風格,台客負氣從阿里山跑走了,後來雖然回頭,但是人生畢竟沒有完美的旅行……導演在後記中寫著:

去年,我跟君豪騎著「直線加速之王」,穿越城市、村莊、鐵道、機場、平原、稻田……然後進入一座森林裡,經歷了冬春夏秋。每次在公路上淋著大雨,無處可躲持續行駛,或是在驕陽烈日下烤得口乾舌燥……大自然的考驗,總讓我們懷疑彼此的體力與時間,能否再延續更多的旅行,但每當好不容易到達一個地方,將熱騰騰的「直線加速之王」停好熄火的那刻,我真的覺得「陪彼此一段」,就是一場可貴的友情。

剩下所能說的不多,只剩──一本友誼,一本初衷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台客與導演繼《到不了的地方就用食物吧》的第二本著作,《忘記憂愁的地方》,主題是繞著阿里山而走,相較之下,其實比較喜歡第一本,第二本多了一些旅程中的失落與不完美,例如:水溝中的一隻皮包骨瞎眼狗,台客想去救牠,但導演卻勸阻了,好像看著一個命已旦夕的病人,卻束手無策的無奈,甚至出現讓他命已終了的想法,好像無關是非對錯,我們永遠不會只是個好人或壞人,有時候甚至驚訝自己其實冷血的可以,尤其在這種束手無策時所出現的放棄想法。

我想這本書最大的遺憾,是最終沒到達他們的目的地,塔山。一旦旅程設了目的地之後,如果沒有到達,確實就像導演所說的:「成為旅途中的孤兒」,因為到不了終點,就回不了家,很容易變成流浪,不過前往塔山的路已經被颱風摧毀的滿目瘡痍,旅程中總是免不了會有這種遺憾,或許是老天爺給你留個下次舊地重遊的理由吧!

不知道為什麼,導演的筆觸到結尾變得有些灰暗,奮起湖文史工作室的麥老師想藉由這本書,對外界傳達一些訊息,這沒有什麼不好,也是一種宣傳的手法,但是一直以為台客與導演旅程中是結交沒有目的,只是人與人單純交心的朋友,在這裡突然看到了目的,似乎有變質的感覺,喜歡前半段台客與導演與一群原住民朋友的玩山玩水,但後半段,台客卻說:當時熱情的鼓勵要他們不要忘記「家」這類的話語,等到他們回到了都市的現實,其實我們能夠負責什麼?很直擊現實核心的一句話,旅遊本來就是抱著一股狂熱的夢想,也許當我們回到現實,旅遊的感動可能煙消雲散,但只要當時的感動是真的,還可以被回憶起來吧!

照片依舊漂亮,依舊喜歡導演的筆觸,但旅遊在我的心中總是五彩繽紛的,結尾的灰色調,讓我不是很喜愛就是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in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